- · 《考试与评价》栏目设置[06/28]
- · 《考试与评价》收稿方向[06/28]
- · 《考试与评价》投稿方式[06/28]
- · 《考试与评价》征稿要求[06/28]
- · 《考试与评价》刊物宗旨[06/28]
降糖药和订书钉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儿子笑笑是一名毕业班的小学生。成绩马马虎虎,分数忽上忽下。“上”是因为运气超好,蒙对了;“下”是因为审题不清,马虎了。可人不能靠运气活着,学生也不能靠蒙题考试。原
儿子笑笑是一名毕业班的小学生。成绩马马虎虎,分数忽上忽下。“上”是因为运气超好,蒙对了;“下”是因为审题不清,马虎了。可人不能靠运气活着,学生也不能靠蒙题考试。原本各自为政的语数外老师,只要一提到我家儿子,那评价可叫一个团结啊:“考试审题不认真,解题格式不规范,学习态度不端正。”作文更是马虎行为的重灾区,他曾在作文里写:“我吃了一吨饭”,把同学们笑得东倒西歪,从此得了一个“饭桶”的外号。六年级时的一次考试,把“公共频道”写成了“公公频道”!语文老师跟我转述这件事时肩膀还笑得一抖一抖,说他“一个人承包了整个年级组的笑点”。
我忍不住哀叹:“儿子唉,你这样粗心,小升初可怎么办?”儿子居然回复我:“小测验嘛,没必要太重视。等期末考试我重视起来了,自然就会细心了。”我给气笑了,“还等期末?你怎么不等高考?平时就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到了关键时刻你就能神仙附体,秒变细心了?”
谁料根本没等到期末考试儿子就栽了个大跟头。这一次的马虎不仅差点给他带来终身遗憾,还险些危及一直疼爱她的外婆的性命。
我的母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光常服的药物就有七八种之多。由于眼睛老花还戴不惯老花镜,每次拿药的工作都是由我父亲负责。饭前的、饭后的、随饭一同服用的……细心的父亲一顿都没有耽误过。
五一儿子放假在家,加上我父亲正好要回老家一趟,儿子自告奋勇给外婆每餐备药。父亲临走时细细交代,儿子嫌他唠叨,“外公,我又不是不识字。直接看说明书不就行了?”父亲想想也是,但还是不放心地叮嘱一句:“降糖药服用量随着血糖变化。如果你不确定就打电话问我,不能自作主张。”
开头两天一切正常。谁料三天后的晚上我母亲早早就上床睡觉了。刚开始我也没在意,只当她累了。但等我进房间找东西时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头了。母亲体胖,睡觉一直打鼾。当晚不仅睡得沉甸甸地一动不动,连如雷的鼾声也消失了。我想想不放心,走到床头唤她。这才发现哪里是睡着了?根本是昏迷了!
我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打了120。先生和笑笑也有点慌乱了,生怕母亲突发了脑梗。
120急救车15分钟就开到了楼下。救护人员上门给母亲翻了眼皮、听了心跳,反问我们:“老太太有什么基础病?”我赶紧回答:“主要是高血压和糖尿病。”救护人员很有经验,接着问:“今晚饭量怎么样?”我又赶紧回答:“没吃太多东西,吃了一碗泡饭就睡了。”对方点点头,“八成是低血糖了,赶紧找点白糖化成水喂下去。”我和笑笑赶紧去厨房弄了糖水,给老太太喂下去。
喂完后,救护医生和工作人员用折叠担架把我母亲抬到救护车上,我们一家三口跟车一路去了医院。
值班医生给母亲做了检查后,夸奖急救医生方法得当,“别看这糖尿病人平时血糖高,可血糖高一时半会还要不了命。反而病人在半空腹的情况下又服用了过量的降糖药,导致的低血糖才会要命。”
听了医生的话,笑笑的脸色突然惨白。母亲在急救室里挂点滴,我把母亲的常服药带到了医院,想着医生刚刚说的话,就把新开的一瓶格列奈(降糖药,餐前半小时服用)打开一粒粒数过。48粒一瓶的降糖药,父亲走的那一天刚开封。这几日母亲的血糖都很平稳,餐前只需服用半粒即可。三天时间应该服用了4粒半,瓶中该剩43粒半。可是数来数去只有42粒!我大怒,质问笑笑:“那一粒半的药上哪里去了!”笑笑哭得眼泪鼻涕全糊在脸上,根本记不清楚药去哪了,我气得头皮都要炸了。
终于在第二天凌晨母亲转醒了。医生说已经脱离危险,下次服用降糖药一定要注意。
我和先生把母亲送回家里。幸亏当天晚上我们两口子没打算回自己家住,而是选择住在父母家。又多亏我房间里突然来了只救命的蚊子,我久久逮不到只好去母亲卧室拿蚊香液。我真不敢想象,要是我们没及时发现母亲低血糖昏迷会是什么后果。
笑笑回家后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他从小是外婆一手带大,跟外婆最亲。我严厉地告诫他:“以后外婆的药不需要你这样粗心的人碰!”母亲听完了事情经过,看到笑笑一脸后怕的可怜样立马就心软了,“乖孩子,外婆没事呢!你下次当心就是了。”笑笑一把抱住外婆放声大哭:“外婆,外婆,我以为你要死了,是我啊!是我差点把你害死了!”搂着哭个不停的笑笑,母亲思索良久,对他说:“外婆都习惯让笑笑帮我拿药了,外婆想啊,笑笑这次一定接受教训了,而且你外公也老了,眼睛也不如以前好使了。不如以后外婆的药都让笑笑来拿。外婆信你,觉得你一定能做好的!你看好不好?”笑笑哭得不能自己,边抽泣边拼命点头。
文章来源:《考试与评价》 网址: http://www.ksypjzz.cn/qikandaodu/2020/0730/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