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用情谱写旋律用爱诠释人生——访全总文工团歌

来源:考试与评价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梨园世家钟情乐器 前不久,我去了位于鼓楼西大街的全总文工团,叩开了副团长办公室的门。 孟团长淳朴的微笑和坦诚的言辞,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我们相聊甚欢。其实我很早就知道

梨园世家钟情乐器

前不久,我去了位于鼓楼西大街的全总文工团,叩开了副团长办公室的门。

孟团长淳朴的微笑和坦诚的言辞,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我们相聊甚欢。其实我很早就知道孟宪德的名字了,我手里就有一本他写的二胡教程。

孟宪德出生于京剧世家,父亲孟昭元为国家京剧院老一辈的花脸,哥哥孟宪达为北京京剧院郝派花脸传人。他告诉我:“我从小在京剧院大院里长大,院里有一个舞台,我经常跟着院里的孩子们翻跟头、唱戏。”虽然生活在戏曲氛围浓厚的环境中,但孟宪德称自己那时更痴迷乐器。9岁时,孟宪德开始学习京胡演奏,几年之后,他在院子里拉琴,一些京剧院的演员会走到他跟前笑着对他说:拉的不错!给我吊吊嗓子。于是,孟宪德有板有眼地拉起来……

一天,跟孟宪德同住京剧院宿舍的中央民族乐团打击乐演奏家朱啸林先生见到孟宪德又在埋头练京胡,便走过来对他说:“你不如学学板胡,我觉得京胡的路子太窄。”热心的朱老师给孟宪德介绍了一位板胡老师,他是中央民族乐团的板胡演奏家丁鲁峰。从此孟宪德认真地跟老师学习了三年多板胡,后来他还跟张长城、辛修禄老师学过板胡。也正是因为听从了朱老师的点拨,孟宪德才走上了专业的道路。

京胡情结难以割舍

前几年,著名京剧名家于魁智、李胜素、张火丁等人在北京上演大戏,会请大乐队伴奏,乐队的朋友也都会拉着孟宪德到乐队中演奏高胡或二胡。每当京胡旋律响起,总会勾起孟宪德深深的京胡情结,毕竟他也学了好几年京胡。“我从小在京剧院大院里长大,耳濡目染,京胡独特的音色深深根植于我的内心,这种情结真的很难割舍。”于是,孟宪德又生出了继续把京胡捡起来的念头。凭借着与京剧界熟络的关系,他向京剧院许多京胡高手学习,其中有万瑞兴、耿慧敏等著名京胡名家。

京胡与京剧唱腔相伴相生,音色中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戏曲韵味。作为中国民族拉弦乐器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京胡既是京剧的伴奏乐器,又是中国民族管弦乐中常用的乐器,音色高亢明亮,富有穿透力和个性。孟宪德学京胡的目的,是想让京胡不仅只伴奏京戏,还能够演奏京歌和其他乐曲,朝着音乐化的方向发展。

不知始于哪年,一些胡琴演奏家也开始在舞台上“秀”起了京胡,于是《夜深沉》《小开门》等成为一些胡琴演奏家青睐的作品,除此之外,人们很难听到京胡演奏其他的独奏曲目。由于京胡在演奏技法上和音色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京胡独奏作品不易创作,原创的作品数量也远不如其他门类的民族器乐作品。“也有一些作曲家为京胡写过一些作品,但囿于他们对京胡乐器不是十分了解,写出的作品不是很适合京胡演奏,因而作品也未得到广泛传播。”孟宪德介绍说:“京胡主要技术在原把位,上二把位的不多,再上三把位就没法听了。”孟宪德暗自思忖:我会拉京胡,何不尝试着为京胡写一些作品呢?

针对京胡量身定做

孟宪德因为懂得京胡演奏,深谙京胡的音域以及它的长处与短处,因而他相信自己能量身定做出适合京胡演奏的作品,让京胡的旋律如歌,悦耳动听而没有噪音。

其实孟宪德想创作京胡作品是早有准备的。

“记得给于魁智排练大戏《兵圣孙武》时,张炎培老师写的唱腔和曲子特别好听。因为参加排练,对好听的唱腔十分留意,我就仔细琢磨。”孟宪德说:作曲技法中的曲式、和声我都是自学的。我把学到的知识和京胡、弦乐的一些技巧融合起来,再创作出自己的东西。“有的曲牌特别好听,但就那么几句。它用在戏曲的过场,十二小节来回转,里边的元素特别好。我根据这些元素,加上作曲的构思,给它音乐化了。”

孟宪德专注于创作,几年的时间里先后创作出《小开门随想》《春日景和忆江南》《又见柳青娘》《五声乐话寄生草》《万年欢?晚照》等十余首京味十足的京胡独奏作品。孟宪德的创作理念只有两个字:好听。他说:必须好听!你给观众的是什么?你让听众欣赏的是好听的音乐,能够被人记住的优美动听的旋律,让人感觉听你的音乐是享受,而不是受罪。

他说:我想在京胡音乐化方面做一点尝试,抛砖引玉。旋律无论怎么变,也要保留一段地道的曲牌音乐。要让旋律自然流畅,有承上启下的关系,不能离谱。

孟宪德记得当初跟京剧院的一个老师透露过,自己想根据京剧曲牌“西皮小开门”的旋律,创作发展成一个作品,叫《小开门随想》,那位老师对他说:不容易!如果写不好,就怕不被人认可。当《小开门随想》写好后,孟宪德唱给老师听,老师听后称赞:“没问题!衔接的特别好。”老师的鼓励给了他信心。2015年,孟宪德的《小开门随想》在“金胡琴奖”胡琴作品比赛中获得优秀作品奖,同时获得优秀演奏奖和网络最佳人气奖。

文章来源:《考试与评价》 网址: http://www.ksypjzz.cn/qikandaodu/2020/0801/507.html



上一篇:艺考拼的是天赋还是手术刀
下一篇:这场音乐“考试”,他们高分通过

考试与评价投稿 | 考试与评价编辑部| 考试与评价版面费 | 考试与评价论文发表 | 考试与评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考试与评价》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