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试与评价》栏目设置[06/28]
- · 《考试与评价》收稿方向[06/28]
- · 《考试与评价》投稿方式[06/28]
- · 《考试与评价》征稿要求[06/28]
- · 《考试与评价》刊物宗旨[06/28]
核心素养落地的几个关键问题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辛 涛(1968—),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测量与评价。 贾 瑜(1988—),女,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
辛 涛(1968—),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测量与评价。
贾 瑜(1988—),女,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研究方向:教育评价。
Citationformat:XIN Tao,JIA Key Points of Implementing Students' Key Competences[J].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2019(7):1-9.
核心素养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国际共识和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2014年3月,《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将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领域之一。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政策性概念在基础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讨论和持续探索,近年来更是教育领域的“高频词”。然而,核心素养如何落地,以及如何落实到日常教学中仍是个难题。自“核心素养”提出到新版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以及正在进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都在围绕着“如何使核心素养落地,使其能够进入课程、教材、教学和评价中,实现融会贯通”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文章围绕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定位、核心素养与课程的关系、教师教学方式、考试与评价制度几个方面,对此问题做些探讨。
一、进一步厘清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定位
(一)核心素养的提出
关于核心素养的提出背景,可从宏观层面的国际趋势和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两个方面来看。从国际趋势来看,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全球化、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成为贯穿整个国际社会的三大主要趋势。伴随着科技变革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的增长规模和速度远远超越了人类有限的记忆空间,传统以知识和技能传授为主的班级授课制已逐步瓦解,过去以知识传授和掌握为主的教学方式也面临着巨大挑战。经济、资源、技术与资本的全球化进程,必然带来人才的全球化流动,世界各国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都比过去更加直接和迫切[1]。教育培养的人不再是以掌握多少知识和技能作为衡量,而是要具备能在未来社会自主学习、实现自主发展。从国内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紧紧围绕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要靠教育、靠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系统总结了我国的教育培养目标,即“教育必须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可以看出,无论是国际发展趋势还是国内政策导向,都要求人才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变化,即要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现代精神的公民,培养具有突出创新素养的劳动者。这些要求对当下“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提出了挑战,核心素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育人目标新体系。自工业革命以来,为适应培养大批量、有技能的劳动者的需求,而建构的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学校教育体系,以及与此相适应形成的以知识和技能传授为本位的教育逐渐向以能力和素养为本位的教育转变。核心素养提出的本质是教育哲学的本体性回归,即由现代教育的知识本位回归到基于人(儿童)本位的教育本体论[2]。而尽管我国的教育方针对“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为谁培养?”这一教育本质和原点问题有明确表述,但“如何将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教学实践相关联,使其真正落实”是教育系统所必须回答的核心问题。基于这些背景,核心素养应运而生。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
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具有以下特征:是知识、技能、态度的统整与融合,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可通过后天教育加以培育,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3]。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它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分为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三大领域,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并进一步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与核心表现。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扎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通过严谨的方法和扎实的研究,深刻回应了当前学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贯彻和反映了党的教育方针,是目前最权威的、也是最为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核心素养框架。
文章来源:《考试与评价》 网址: http://www.ksypjzz.cn/qikandaodu/2021/0708/2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