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宋朝的一场科举考试,前3名默默无闻,排在后面

来源:考试与评价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自从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度以来,一直执行了1300多年才被废除,这1300多年里一共举行了700多场科举考试,诞生了700多名状元,这些状元在历代王朝之中都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孙中

自从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度以来,一直执行了1300多年才被废除,这1300多年里一共举行了700多场科举考试,诞生了700多名状元,这些状元在历代王朝之中都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孙中山先生也评价表示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选拔人才的最佳标准。


01

在这700多场考试之中,有一场考试可以说是“千年之最”的一场考试,这场考试中涌现了很多为现代我们所熟知的名人雅士。这是嘉佑二年欧阳修担任主考官的一场科举考试,当时在文学圈中所流行的太学题,基本上除了辞藻华丽,引章据典以外,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参考价值。


但是欧阳修却十分不赞同这样的科举考试,他认为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除了会写写诗,做做句子以外对国家并没有什么作用。所以欧阳修就把很多写了实用性文章的学子提到了榜上,而这一举动也遭到了很多落榜学子的不满,甚至于还有人大声嚷嚷着要给欧阳修武力教育。


02

然而这一届所选出来的前三名章衡、窦卞、罗恺基本上没有人能知道他们的名字了,但是剩下的进士却是享誉至今,家喻户晓。这场考试中出现了唐宋八大家的苏轼,苏辙和曾巩。朱程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颢。后期支持王安石变法的重要人物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等等。可以说这场考试是群星荟萃,质量最高的一届选拔。


在这一届选拔中还流传出一个有趣的传说,当时担任考官的欧阳修看到了一篇极其优秀的文章文风和曾巩很像,但由于曾巩是欧阳修的学生。所以为了避嫌欧阳修将这篇文章定为第二名,结果榜单出来之后才发现那篇文章居然是苏轼写的。


03

其实这个传说只是当时的一个谎言罢了,首先苏轼和曾巩的文风完全是两个风格,一个讲究平稳舒畅,一个则是豪迈奔放,两人绝对不可能混为一谈。其次当时的曾巩在参加这场考试的时候已经39岁了,并且还在欧阳修的门下学习了很多年,欧阳修就算是得了白内障也不可能认错曾巩的文章。


所以这则谣言究竟是怎么传出来的我们也不得而知,只是流传到了现代很多人都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个非常好玩的趣事与他人诉说。只是像嘉佑二年这样的科举盛宴在之后的科举考试中就鲜有在发现,所以这一次考试所出来的文人志士质量过高,也被后人称之为千年才出一回的科举考试。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小编

04

古代的奶妈有多难当?除了喂孩子之外,还要为主人做难以启齿的事

12年前,那个“千里背疯娘上大学”的苦孩子,如今如何?

她主持《新闻联播》28年,退休后因拜年视频遭指责,现在怎样?

河南村民钓到一只“乌龟”,背上插着4支箭,专家:这一竿值18亿

北大博士后王永强:消失20年不顾父母死活,为何网友却表示理解

参考资料《宋史》《新唐书》

文章题目:北宋的一场科举考试,前3名默默无闻,排在后面的几人都家喻户晓文章作者:小编-Rookie配图声明:本文所用图片均源于网络,侵删盗用警告:本账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做伸手党!

文章来源:《考试与评价》 网址: http://www.ksypjzz.cn/zonghexinwen/2020/1021/920.html



上一篇:我市工程技术职称考试评价改革试点启动
下一篇:银行考试有多难?看考生评论笑翻……

考试与评价投稿 | 考试与评价编辑部| 考试与评价版面费 | 考试与评价论文发表 | 考试与评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考试与评价》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