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试与评价》栏目设置[06/28]
- · 《考试与评价》收稿方向[06/28]
- · 《考试与评价》投稿方式[06/28]
- · 《考试与评价》征稿要求[06/28]
- · 《考试与评价》刊物宗旨[06/28]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考生肩扛一个麻袋参加考试,皇帝看见先怒后喜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大家好,我们的阿巡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读书人可能一辈子所求就是考取功名报答父母双亲
大家好,我们的阿巡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读书人可能一辈子所求就是考取功名报答父母双亲。而唯一的途径就是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也是从隋朝开始兴起的,一直到唐朝成为重要的选官制度。并且每年的状元都让人十分期待,民间更是有榜前选婿的习俗,而且这个状元往往能够对未来的朝廷大有用处,莘莘学子都想着自己可以好好读书,考取功名报效国家。
但是科举考试也不是这么简单的,并不是几个主考官就可以决定谁是状元,谁是探花!所以自从武则天开创殿试之后,选官的权利就到了皇帝自己手中,皇帝要看这个人品貌、家世、学识以此来判断这个人究竟适不适合成为状元。那么就在清朝康熙年间就有一位考生,很是奇怪,他在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场表现得尤为突出,更是让皇帝直接下令:今年的状元郎就是他了。
在清朝,殿试只是对入选者进行排名,所以能够从一级一级的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人,一定不是平凡简单的人。然而清朝的殿试往往都是一整天,所以为了避免考生因为肚子饥饿而白费功夫,朝廷是允许考生自己带食物进入殿内考试的,但是这位考生李蟠家中十分困难,所以其他人都带着各式各样精美的点心前去考试,而李蟠却扛了一麻袋的馒头来到了乾清宫,这里面的馒头足足有36个。
当然,这一路上异样的眼光咱们就不说了,都以为来了一个书呆子。等到卷子发下来,李蟠就开始一笔一划工整地答卷,但是直到最后所有的考生都答完了,李蟠还是没有写完,居然还拿出自己的馒头一边吃一边答,这样的举动很快就引起了康熙的注意。但当时的康熙只是觉得这个考生家庭困难,也没多想,但是没想到,一直到黄昏,这位李蟠还是没有把卷子答完。这康熙生气了,怎么能够因为考生家庭困难而给他开后门呢?但是当康熙走到这个考生面前,看着卷子上密密麻麻的试卷。对国家局势的盘点,以及政策、方针的要领意识,更是让康熙对面前这个考生连连称赞,最后,直接就将李蟠定为了今年的新科状元。
不过这位点名状元的仕途并不顺利,先后办差都出了差错,后来还被贬到奉天充军,所以这样的状元可能是在朝为官,出谋划策比较实用一些。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文章来源:《考试与评价》 网址: http://www.ksypjzz.cn/zonghexinwen/2021/0303/1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