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清朝考试考几天?吃喝都在一个小空间,时间长

来源:考试与评价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隋唐的科举制度绵延至今已有上千年,它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了天下学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让普通人也能够有机会鲤鱼跃龙门、施展抱负;可又由于明清的八股文体对文章论述

隋唐的科举制度绵延至今已有上千年,它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了天下学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让普通人也能够有机会鲤鱼跃龙门、施展抱负;可又由于明清的八股文体对文章论述的内容要求非常严格,也因此束缚了莘莘学子的思想,让他们只能按照四书五经里面的东西来回答。所以头脑灵活的人甚至都不去考科举,也出现了历史上的一些名人从来没有过金榜题名的状况,便也显得极为讽刺。而清朝是最后一个使用科举制的朝代,也见证了科举制的灭亡。

清朝的科举制也和其他朝代很像,都要经过一系列考试才能脱颖而出。但大家都只知其中粗略的考试过程,却不知他们究竟要考多久?其实在科举制度中,乡试、会试的考试时间更让人们感觉度日如年,都是连续共考三场,每场都要考三天。这三天可是比现代的考试还要漫长,无形之中也给考生增加了一些压力,但也给足了他们充裕的写作时间。

那么这三天他们又是如何度过的呢?首先,考场都会允许考生带食物进入考场。有钱人会带些能够补充体力、脑力的食物,如人参一类的;而没钱的人则带几十个馒头足矣,这是很多寒门学子的现状。那么他们晚上又睡在哪里呢?其实当考生进入考场考试时,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空间,而每个小空间前面都会有一位士兵严格看守,因此想要作弊是基本上不可能的,而且在进入考场前也会有严格的盘查。

每个考生的小空间里也都会有一张可拆卸的大桌子,白天时就当作考试的桌子,晚上要睡觉时,直接将案板翻过来就变成了睡觉的地方了,就这样度过了三天才能够完成考试。当他们一路从乡里考到省里,最后考到紫禁城中的保和殿,也就到了殿试了,这一关非常重要,可以说成败在此一举。因为清朝初期几乎都是由皇帝亲自审查阅卷的,到了康熙之后才逐渐由阅卷大臣审阅。

而当他们选定了考试结果排名后,便会一一登记在“金榜”上。这“金榜”又可称为“皇榜”和“黄榜”,称为“皇榜”是因为皇帝在上面亲自盖过御章;而“黄榜”一词则是因为所用的纸是黄色的。这“皇榜”也分为大皇榜和小皇榜,小皇榜是专门呈递给皇帝看的,大皇榜则是张贴在城门外,供所有百姓和学子观看。

可以说这张榜决定了无数学子的命运,有的人能够一朝鲤鱼跃龙门、入朝为官;而有的人则名落孙山,自此大受打击、一蹶不振;更有甚者还会当场晕倒在皇榜下,这样的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但并不是所有皇榜的名次都是公平公正的,也有可能会因皇帝的喜好、及平常发生的一些小事情而更改了名次。

并且也不是历史上所有的厉害人物都能够考到状元或者前几名,例如清朝著名大臣曾国藩,虽然中了皇榜,却是排在最末等的几名。就算后面入了翰林当职,也是托关系才得以当上的。所以即便如曾国藩这样在清朝数一数二的大臣,在科举制中依然没能够跻身前列,无疑也是对科举制的一大讽刺。

文章来源:《考试与评价》 网址: http://www.ksypjzz.cn/zonghexinwen/2021/0320/1311.html



上一篇:托福考试时间更新!21年美国大学研究生托福有何
下一篇:清朝最霸气的考生,考试时只写8个字,皇上看后

考试与评价投稿 | 考试与评价编辑部| 考试与评价版面费 | 考试与评价论文发表 | 考试与评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考试与评价》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